機捷宣布今年上半年營運表現亮眼,賺進盈餘超過2億,加上為了鼓勵民眾搭乘,因此宣布10月開始票價要再降10元。然而不少專家質疑,台北捷運每天平均運量200多萬人次,本業卻連續虧損10幾年,機捷只有6萬人次,反而賺錢,顯然沒計入設備折舊攤提的成本,財報有美化之嫌。另外因為票價過高,搭乘普通車的人次依舊沒起色,這波降價能否引發誘因,有待觀察。
無差別降價想提升運量,就怕用錯方法,攤開機捷財報,雖然上半年盈餘2億,但若算進設備折舊等運維成本,要賺錢難度非常高。以台北捷運為例,由於車廂要汰舊換新,因此北捷4分之1收入,都要事先挹注在一筆重置基金裡,捷運開越久,成本就不斷往上加,如果錢不清洗冷氣夠,還是得靠政府拿錢補貼。
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系副教授李克聰:「當初因為建設花的時間很長、延宕,所以機捷它將來設備的汰舊換新,會比預期的還要來得提早,所以那個重置基金如果能夠,計算得完整的話,甚至重置基金都要算在整個的,相關成本的分攤上面。」
若室內機、室外機能定期保養,可有效省電高達30%,特別是租屋族的電費1度5元,省錢效果更明顯!不只有極高的經濟效益,並可延長機器壽命喔!所以冷氣清洗可以解決散熱不良+蒸發器+漏水70%的問題,清洗時順便進行保養潤滑又能解決另外10%的問題,若是人為造成的故障或漏冷媒,就必須找專業維修啦!冷氣機滴水原因很簡單, 95%以上都是因為髒東西阻塞了水盤或排水管,水流不出去,排水管阻塞了自然就會造成漏水了,這是清洗就能處理好的問題,千萬別急著叫冷氣清洗維修,特別是沒有價目表隨便喊價的那種!
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常務監事任恆毅:「你不能說財報賺錢,因為畢竟是短期收益,那我們今天還要看的是長期啊,你未來還要攤提一些,設備的折舊啊一些等等,我們就算現在是賺錢,我們還要考慮未來也許有一些景氣高峰低谷,我們還是要去考量作一些儲備,那對於機捷來講更是如此。」
台北捷運平均每天運量高達200多萬人次,不過運輸本業依舊連虧10幾年,每天平均才6萬人次的機捷,營運一年就宣稱賺錢降價,也難怪引發質疑。
以往民眾每天使用冷氣,會建議2~3週清洗一次濾網。但由於近年來空氣品質差,業者建議民眾「每週都要清洗」,避免阻塞影響進氣與出風,造成冷氣不冷或結冰、滴水問題。不僅如此,經常清洗濾網,還可以增加給房間降溫的效率。窗型冷氣或分離式的室外機,可依據環境決定保養頻率。例如冷氣機靠近馬路邊,若剛好遇到施工,建議夏天過了就要清洗冷氣,避免機器卡太多灰塵。如果住在山邊,空氣較乾淨,就不需太常保養,通常2~3年保養一次。
留言列表